凃国防生于1954年, 湖南长沙人。教授、通信与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1978年毕业干中国科技大学, 1986年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研究生毕业,1988年到北京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现中国科院大学)。一直从事无线通信理论与编译码、信息传输与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取得了系统性、创造性研究成果,为我国多项工程等重要领域作出了贡献。曾任电子学部主任、信息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研宄生教育学会理事等。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16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部级技术发明奖2项和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均排名1)。为了表彰他作出的杰出贡献,从1993年起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了“70周年纪念章”。2008年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荣受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留念; 2019年1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主厅荣受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留念。
凃国防教授在科研作出的杰出成果的同时,在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二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首批特聘核心骨干研究员和特聘教授,曾获中国科学院华为奖、宝钢优秀教师奖、杰出教师奖和优秀课程奖等。
2024年12月16日下午3时,王大明受学校离退办委托在玉泉路校区的离退办会议室对国科大原信息学院凃国防教授进行了一小时访谈。以下是访谈主要内容。
凃国防简称“凃”,王大明简称“王”。
王:凃老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先请您对自己的情况做个简单介绍,您是哪儿人?当初是什么时候到研究生院的?
凃:我是湖南长沙人,出生于1954年。从小生长在一个西邻岳麓书院,北接岳阳楼,南连毛泽东故乡湘谭,俯见橘子洲头《沁园春.长沙》的毛泽东雕像的湘江东岸的黄龙河边的东城小镇。
我在美丽东城小镇渡过了幸福的童、少年。儿时,祖父和父母要我读《三字经》和背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句和讲“鸡兔同笼”古代趣题,获到了名句和古代趣题的熏陶。
我的祖父是辛亥革命(1911年)的战士;父亲在解放初期是冶理洞庭湖的小队长。他们是我的启蒙老师,一直支特和鼓励我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八十年代初我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就留校任教,1988年由曾肯成教授推荐,正式调入北京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到现在为止,屈指一算,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任教已经三十多年。
王:您在教学和科研之间是怎么安排的?
凃:教学和科研都重要,我的很多时间都用来教学了,教过的课程很多。
到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以后,首先在电子学部(系)任教。当时主要主讲《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现代数字通信》两门课程,受到研究生一致好评,曾多次获校级优秀课程。《综合业务数字网络ISDN》在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和台湾出版社繁体字出版,荣获华东地区首届优秀图书奖,是我国第一部综合业务数字网专著。2012年评为中国科学院精品数字课程。
在信息学院是首席教授、特聘教授,主讲《高级通信原理》和《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两门硕博研究生课程,受到研究生一致好评,研究生那种蓬勃朝气是极大鼓舞我。曾十多次评为校、院级优秀课程。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华为奖教金; 2008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我认为教师要想教好课,科研绝对不能放松,一个好教师甚至要更加强调科研工作,只有在科研上走在前列,达到国际前沿,教学才有更好效果,培养一流的硕士、博士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所以长期以来,我都很重视讲课和科学研究,并在国内外开展学术交流。
我在2003年应邀访问美国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2004年访问新加坡资讯通信研究院;2005年访问德国 the 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rnberg;2009年访问荷兰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等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访问交流。
每次国外访问交流,增加了不少知识和技能,借鉴了国外研究方法;同时,也看到了国内外人才培养、科研环境、科教服务、评价体系和成果产出的不足。
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研究生院的条件很艰苦,您是怎么在当时那种艰苦条件下获得了不菲的科研成果呢?
凃:八九十年代时,我遇到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期,当时条件确实很艰苦,我刚来研究生院的时候,大家几乎都在简易板房里办公,连党委书记王玉民和院领导他们都在那种板房里上班。学校各级领导对我们教师很支持,刚盖好了教学楼就给我们分配了新办公室和实验室。我们最早搬进了新教学实验楼,我自己也参加了搬家。
自以为从亊科教工作是人生最高尚的事业!当时,几平连礼拜天都没有休息,组织同事和研究生搞科研。取得下面成果:
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取得了系统性、创造性研究成果,为我国多项工程等重要领域作出了贡献。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07-J-24201-2-05-R01); 2016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2016-F-24201-2-03-R01); 2006年获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 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6GFJ1052-1)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GFJBJ2168-R01); 2011年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2011GFFMJ2006-R01); 2014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2014 基-2-004-01);201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5-155 ) (均排名1)。为了表彰我作出的杰出贡献,从1993年起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了“70周年纪念章”(编号:2019019447)。2008年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荣受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留念; 2019年1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荣受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留念(见合影)。
还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获国家、国防发明专利十几项;专著2部,研究技术报告16部,算是科学技术界对我自己科研成果的认可吧。 有了好的科研基础,在教学中就更能跟随时代、抓住重点、言之有物了。
王:您的科研工作主要目标是什么?
凃:主要从事无线通信理论与编译码、信息传输与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将研究成果应用国家工程,服务于人民。
王:您后来还担任了电子学部的领导工作?
凃:是,我在九十年代末先是担任电子学部的主任,21世纪初当研究生院电子学部与计算机学部合并成立了信息学院时,我又被任命为信息学院首任常务副院长。这些职位其实也算不上官职,不过就是为大家服务的角色,当然也有学科建设和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的职责。我那时为研究生院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90年代未期,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任电子学部(系)主任,我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电子学部、中国科学院电子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申请并批准了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两个硕士授权点。
创建了数字通信实验室,建立了空间信息传输与安全平台,自主研制了多种联合编译码软硬件。该项研究在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科发展的需要,2001将电子学部(系)和计算机学部(系)合并,建立了信息学院,我首任信息学院执行院长(常务副院长)。
组织中国科学院电子学部、中国科学院电子所、自动化、计算所、软件所、电工所设置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剬科学与工程、计算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和软件科学与工程四个一级学科和18个二级学科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
根据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引进了“百人计划”高绍帅、易卫东、黄庆明等国外学者;调聘吴健康、张灿、孙应飞、燕敦验、孙翼等教授;留任王伟强、卿来云、陈德元等博士博士后学者等任教,为信息学院及学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除了理论探讨,您对应用研究也很重视吧?
凃:对的,科教工作要顶天立地。我们获国家、国防发明专利十几项。我们几乎天天都要去实验室,不然就觉得哪儿不得劲。
主要应用有:
☆ 提出并发明了联合信源信道与多维调制的编译码方法,应用于空间数据链等,保证信息可靠传输,曾获国防科学技术奖。
☆ 提出并发明了无线Ad Hoc网络中基于跨层设计的有效用户识别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网的信道安全,减小了计算量,降低了错判概率和能量消耗。
☆提出并发明了双向可解变长数据块编译码,成功地应用于卫星通信等工程,2011年获工业信息化部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
王:想问问您,做科研的基本动力是什么?
凃:首先可能就是爱好吧,自以为从亊科教工作是人生最高尚的事业,感到莫大快乐! 对,我喜欢琢磨点新东西,当然是在自己所在信息科学领域。将基础理论研究同国家、国防需要相结合,通过申请并完成国家863计划、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得国家、国防发明专利,并应用干国家、国防工程,服务干国家和人民,这就是大多数科学工作动力吧!
王:作为科学家、教授,您除了科研教学外,还有什么别的爱好吗?
凃:我在闲暇时,爱好读书和运动吧!阅读人文社科书籍,重点选读过《古文观止》中唐诗、宋词名篇等。从初中起,一直坚持锻炼身体。年轻的时候跑步、还玩过单杠、哑铃啥等。现在就是慢跑和走走路了,但风雨无阻,常年不懈。另外,还喜欢跟朋友们、同亊和研究生讨论信息科学问题,上课时,常给学生讲:“知识不一定能改变你的人生,创新的想象力一定能改变的人生!身体健康你不一定开心和快乐,心理健康你一定开心和快乐”!搞通信的人想象力强、快乐和长寿!通信理论的开创者香农就高寿!因为接受各种信息比较快,通信传送的电子波看不见,需要创新的想象力嘛!哈哈…
王:最后一个问题,您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吗?
凃:“东偶已逝,桑榆非晚”!现在还是《高级通信原理》的首席教授,主持国家国防奖励基金项目,还兼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委员、绕月探测工程专家等。觉得学校现在发展得很快也很好,但应该大力培养文理青年俊才,正如玉泉路礼堂门幅“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然,师生兴则国科大兴,师生强则国科大强,希望国科大办成世界一流大学。
王:好,今天就谈这些,谢谢凃老师!
凃:也谢谢你!